日期:2025-07-29 05:55:24
日期:2025-07-29 05:55:24
【组成】甘草炙,四两(12g)、生姜切,三两(9g)、人参二两(6g)、生地黄一斤(48g)、桂枝去皮,三两(9g)、阿胶二两(6g),麦门冬去心,半升(12g),麻仁半升(12g),大枣擘,三十枚
【方歌】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亦有效。
【用法]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治法】滋阴养血,温阳益气。
【适应证】心阴阳俱虚证:心动悸,或怔忡,自汗出,胸痛,胸闷,气短,头晕,两颧暗红,或痰中带血,舌淡或紫,苔白或少苔,脉结或代等。
【原文应用导航】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
【配伍原则与方法】心阴阳俱虚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心阴虚者血必虚;心阳虚者气必虚。所以;治疗心阴阳俱虚证;其用方配伍原则与方法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益心气血阴阳药 心气血阴阳俱虚证,其气虚不得推动,血虚不得荣养,阳虚不得温煦,阴虚不得滋润,则心空虚无主,证见心动悸即见虚里处悸动不宁,脉结或代。其治当益心气,补心血,温心阳,滋心阴。如方中炙甘草。
2、合理配伍益心气药 心气虚弱,心气不得守护于心,心气不得职司其能,则证见少气乏力,神疲,其治当补益心气,以使心气内守而和调于内外。如方中人参、大枣。
3、妥善配伍补心血药 心主血,血主滋养。心血不足,心不得血滋养,则证见怔忡,面色不荣,其治当补益心血,以使心血得守养于内。如方中生地、阿胶。
4、适当配伍温心阳药 心阳虚弱,阳气不得固守则恶寒,阳虚不得温煦则胸中气机滞涩,其治当温补心阳。又知,药用有补肾阳药而没有补心阳药,若欲治疗心阳虚弱,必须将温心阳药与补气药相配伍,才能达到辛温药与甘味药相互作用而起到补阳作用。如方中桂枝、生姜。
5、切机配伍滋心阴药 心阴虚弱,阴不得滋润则虚热内生,则证见口舌干燥,其治当滋养心阴。在配伍滋阴药时,最好选用既有滋心阴作用,又有清虚热作用。如方中麦冬、麻仁。
6、随证加减用药 若失眠者,加茯苓、远志、磁石,以益气开窍安神;若胸痛者,加薤白、全栝楼、香附,以宽胸理气止痛;若气喘者,加蛤蚧、黄芪,以补气纳气定喘;若舌紫者,加丹参、川芎,以活血行血散瘀;若有痰者,加石菖蒲、清半夏,以开窍化痰醒神;若胸闷者,加厚朴、枳实、香附,以行气理气宽胸,等等。
【临床应用指导】1、药用个性(1)炙甘草益气而生血,和阳而助阴,调和阴阳气血。
(2)人参、大枣补益心肺,与炙甘草相伍,以增补气。
(3)桂枝、生姜温阳通脉,与炙甘草相伍,温阳以补阳。
(4)生地黄、阿胶补血养血,与炙甘草相伍,使血得气而化。
(5)麦门冬、麻仁养阴生津,与炙甘草相伍,使阴得气而生。
(6)清酒辛温而散,功在行气活血,使气血运行于经脉之中,并监制补药滋而不腻。
2、药用共性炙甘草汤不仅可主治心阴阳俱虚证,还可主治气阴两虚肺痿证,并对下列所举病种而具有炙甘草汤主治病理特点者,以法用之,则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气阴两虚肺痿证:咳唾吐涎沫,心中泛泛欲呕,咽燥而渴,舌淡红,脉迟而无力。《外台》云:“治肺痿涎沫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本方可以用于治疗循环系统之病毒性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β-受体功能亢进综合征,风心病,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心功能不全,克山病等;消化系统之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等;内分泌系统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泌尿系统之肾盂肾炎等;妇科之更年期综合征,月经过多,胎漏等;眼科之青光眼,白内障等;以及红斑性肢痛症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用方药理研究】1、方药整体功效(1)抗心律失常作用:对正常及脾虚大鼠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中草药1992;(12):635];能显著缩短Aco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并能显著降低Aco 诱发大鼠 VT和VF发生率;能降低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的发生率;能非常显著地降低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诱发的VP、VT及心律失常总发生率(P<0.01)[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6):1];能明显抑制大白鼠离体右心房自率性;能明显抑制肾上腺素诱发乳头状肌出现的自发节律活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6):1];能非常显著地降低再灌注诱发的VP和心律失常总发生率;能显著缩小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CK活性、LDH活性及MDA含量[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5):6]。
(2)提高心肌功能:可明显提高心肌SOD活性,降低组织MDA含量;结扎期和再灌注期的灌流液中CPK和LDH较正常灌流液显著增加,能极明显地抑制CPK和LDH分泌[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5;(1):18]。
2、单味药理作用(1)麻仁药理作用: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促进机体代谢,增强抗病能力;增强耐低氧能力,降压;泻下(能刺激肠黏膜,增加分泌,加快蠕动)等作用。
(2)其他:阿胶、生地、麦门冬药理作用见薯蓣丸;清酒药理作用见栝楼薤白白酒汤;桂枝、大枣、生姜、甘草药理作用见桂枝汤;人参药理作用见柴胡桂枝汤。
【类方】小建中汤【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 芍药六两(18g)、 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胶饴一升(70ml)
【方歌】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饴糖为主补中气,温养心脾功效可。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与建中汤,以甜故也。
【治法】温养心脾,调补气血。
【适应证】1、心气血虚悸证 心悸不安,心烦,气短,面色不荣,汗出,舌淡,苔薄白,脉虚。
2、脾气血虚证 脘腹疼痛或拘急,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饮食不香,大便溏薄或不畅,脉虚弱。
3、气血虚内热证 头晕,乏力,短气,懒言,或汗出,食少便溏,心悸不宁,面色少华,口唇色淡,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四肢酸困,衄血,腹中痛,梦失精,苔少,脉细。
4、气血虚发黄证 面黄及周身肌肤淡黄,或萎黄无泽,心悸,眩晕,耳鸣,倦怠乏力,或水肿,小便自利而不黄,舌淡,苔薄白,脉虚或细。
5、心脾气血俱虚证者。
6、妇人气血虚腹痛证者。
【原文应用导航】1、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
2、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第六13)
4、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第二十二18)
5、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第十五 22)
【医案助读】心悸(室性传导阻滞)谢某,女,58岁。自诉:心悸10年余,心率100/min以上,持续1~2h,发无定时,经心电图动态检查无明显异常,曾服用复方丹参片、心得安等中西药,疗效不明显,近日病证加重来诊。刻诊:心悸,胸闷,气短憋气,肢体肌肉时有震颤,头晕目眩,经常失眠,手足心热,心胸怕冷,舌淡苔薄,脉细弱。诊为心阴阳俱虚证,其治当阴阳并补,以炙甘草汤加味;
炙甘草12g,生姜9g,红参 6g,生地黄48g,桂枝9g,阿胶珠6g,麦门冬12g,麻仁12g,大枣12 枚,酸枣仁24g,五味子12g,薤白12g,附子10g。
6剂,每日1剂,水煮2次分2次服。
二诊:用药2剂,心悸未再发作,又以前方6剂。之后,为了巩固疗效,复以前方累计服用20余剂,数年心悸得以解除。
【按】审病证表现既有心阴虚如手足心热,又有阳虚如心胸怕冷,权衡病变证机乃是心阴阳俱虚证,以炙甘草汤滋心养阴,温心益气,加酸枣仁以益血安神,五味子以敛阴安神止悸,薤白宽胸理气,附子以温壮阳气,守护于心。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山西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